金三角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就是图上红色小三角,基本以泰国清盛为中心,辐射缅泰老三国。
广义的金三角就包括了缅北,也可以说缅北是金三角的一部分。
图上黄色广义金三角包括 缅甸 北部的掸邦、 克钦邦 、泰国的 清莱府 、 清迈府 北部及老挝的 琅南塔省 、 丰沙里 、 乌多姆塞省 ,及 琅勃拉邦省 西部。
也就是说勐腊县基本就被金三角包着。
看地图的话,从哥们住的勐腊县城,南下磨憨出去就是琅南塔、乌多姆塞,往南一直走就是琅勃拉邦,如果出国门一直往西过老挝会晒,直接可以进泰国清莱府清孔。
勐腊县左边关累码头出去是缅甸掸邦,沿湄公河一路下去直接可以到泰国清盛。
勐腊县城出发走曼旦水库一直向东,出去就是老挝丰沙里。
澜沧江,湄公河其实是一条河,无非是国内叫澜沧江,出了国才叫湄公河。而且湄公河流经的缅老泰柬越,也都有自己国家语言的叫法。比方说越南因为九龙入海的典故,就把湄公河叫做九龙江。
只有中南半岛签署重要文件,新闻播报之类的场合才称呼正式的名字-湄公河。
湄公河惨案时,中国从泰国清盛护送船员跟船只也是从勐腊关累港入关。遇难者家属跟办案人员是从勐腊磨憨出关。
可以说勐腊县虽然小,但是在中南半岛绝对是进出中国的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
缅北黄赌毒之所以泛滥,尤其近些年,还是跟内地资本涌入缅甸投资赌场分不开的,而且当地人赌得很少,基本就是内地人在里面赌。对内地资本家来说赌博的利润早已经比黄,毒要高,风险却比更低。
而且我还是那句话,国外是老乡骗老乡,害你的都是华人,甚至可以再具体还都是内地去的,典型的中国人害中国人。
出国门记住一句话,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遵守别国法律法规。#金三角# #缅北# #湄公河#
金三角地区指的是东南亚境内巴铁缅三国交界处的一片地区,主要指泰国北部、老挝北部、缅甸北部地区交汇处,是全球最大的“金三角”贩毒区。
以下是对金三角地区的详细介绍:
1. 位置和地理:金三角地区位于中国云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的边界地带,总面积约为250,000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上最热带的地区之一。
2. 政治和经济:金三角内部是一个多民族和多语言混杂的地区,缅甸政府控制着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同时当地的经济主要依赖于电力、农业、林业和旅游等行业。
3. 社会和文化:在金三角地区主要生活着一些少数民族,包括缅甸的克伦族、掸族,泰国的艾萨人和老挝的卡伊族等。这些少数民族通常使用当地的方言,遵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
4. 贩毒问题:金三角地区是一个以毒品贩卖为生的地区。由于这个地区的环境与基础设施的原因,贩毒集团可以轻易地将农民变成毒品种植园的管理者和犯罪集团的一部分。
在经济和贫困问题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毒品贩卖和使用者之中。
综上所述,金三角地区是一个人口稀疏、贫困落后、缺少基础设施、以毒品贩卖为生的边境地区。
尽管在经济、教育和卫生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这个地区还是有一些充满活力的社区和组织,例如保护当地的环境、文化和健康,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必需品等。
“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以“金三角”闻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区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极适宜罂粟的生长,再加上这里丛林密布,道路崎岖,交通闭塞,三国政府鞭长莫及,为种植罂粟提供了政治、经济以及地理、气候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5年11月4日拍摄的泰国北部清盛县一家坐落在丛林中的旅馆。清盛县位于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国一侧,自从替代种植政策推行后,当地罂粟种植大幅下降。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就业,泰国有关部门还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到20世纪60年代,这里已成为以盛产鸦片闻名世界的四大毒品产地之一,这里成了罂粟种植、提炼、贩运和走私的黄金地带。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活动着多股反政府武装和其他毒品武装,故又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虽然三国历届政府都曾做过禁毒工作,但均未能有效地阻止这一地区罂粟种植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此外,“金三角”地区有许多海洛因加工厂,大多设在深山密林中,有大批技术人员操纵着先进的机器设备日夜工作。由于“金三角”地区的鸦片质量上乘,多被加工成精制毒品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SEAHEROIN) 当前已成为高质量海洛因的专用名词,销往世界各地。
一名泰国士兵在清莱府的一片罂粟地里持枪警戒
在泰国境内的“金三角”地区,居住着祖祖辈辈擅长种植罂粟的苗族、瑶族和僳僳族。种植罂粟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因此,从事种植罂粟的人越来越多,毒品产量也越来越大。
缅甸是“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这里居住的主要是缅甸的少数民族,世代靠种罂粟维持生计。为了与政府对抗,保护自己的鸦片种植业,当地居民把自己武装起来。在这些武装中,规模最大的是前缅泰边境的坤萨(一译坤沙)集团。他们有着一支实力强大、受过军事训练的近3000人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身着军装,配备精良武器,富有作战经验。
2001年6月落成的缅甸仰光禁毒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几年,由于缅、泰两国军队加紧了对坤萨集团的进攻,摧毁了一批罂粟种植场,同时联合国控制滥用毒品基金会又拨出专款,在“金三角”地区推行谷物取代和咖啡取代罂粟种植政策。在一段时间内曾取得成效,罂粟产量大幅度下降,使中亚地区的“金新月”曾一度取代金三角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生产基地。然而,自1986年以来,“金三角”的罂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产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历史最高纪录,再次成为世界头号鸦片生产基地。
每年经“金三角”地区贩运的海洛因占世界总量的60%~70%,而该地区海洛因的年生产能力能满足全球海洛因消费量两年的需要。1996年1月,坤萨领导的武装向政府投降。但这一地区毒品生产并未停止,仍是仅次于“金新月”的世界第二大鸦片产区。
金三角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
金三角”的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地理概况
金三角位于东南亚地区缅甸、老挝、泰国的交界地带,泰国政府在这三国交界点竖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故这一带被称为“金三角”。
地貌特征此处交通闭塞、山峦叠嶂,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气候环境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
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冬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
从地图上看,地处新疆奎屯、独山子、乌苏三个石油工业城市之间,有一被当地人称作“金三角”的交叉地带,“金三角”一词在现代汉语里,通常指有赚钱机会,有争议并存在冒险色彩的区域。
新疆的这块“金三角”也如此,特别是不久前正式开始输油的中哈石油管道项目和独山子石化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标志着新疆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基地,也为新疆这块“金三角”地区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预示着“金三角”地区将成为新疆乃至中国面向中亚地区的一块极具吸引力、待开发的投资高地,各地的投资商也纷纷把目光投向这里。